????根據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實施細則要求,現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問題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公示。
一、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第1項重點問題
問題表述:民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廠區現有污泥臨時堆存設施容納能力不足,廠區污泥亂堆亂放問題依然突出,污泥臨時堆存設施設置不規范,轉運臺賬管理混亂。甘肅利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污泥堆場堆存方式粗放,污泥堆只采取了簡易的防曬網苫蓋,未采取任何防滲措施,不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管理要求,貯存場尚未開工建設。
問題來源:第二輪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第十七項)
整改目標:壓實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強化污泥處置工作監督管理,督促企業規范建設污泥貯存場所,完善記錄臺賬,確保污泥處置符合規范要求。
整改時限:2023年9月20日前
責任單位:民樂縣委、縣政府
整改情況:一是針對民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泥臨時堆存設施容納能力不足、污泥亂堆亂放問題,督促園區管委會建成1000平方米污泥臨時貯存場和1400平方米防雨彩鋼棚,已投入運行;原堆存的800噸污泥和日均產生的8噸污泥,已委托甘肅方正節能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全部轉運進行無害化處置;指導污水處理廠建立污泥產生、轉運、接收、處置等環節工作臺賬,加強污泥處置全流程監管,確保污泥處置規范。二是針對甘肅利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污泥堆場堆存方式粗放問題,該公司已于2023年3月25日暫停拉運處置民樂縣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及民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污泥,并將儲存的2000噸污泥開展綠化基質加工生產后,不再開展污泥收集和處置業務。
整改結論:已完成整改
二、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第2項重點問題
問題表述:甘肅錦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工業固體廢物防護不到位。芒硝貯存庫建設不規范,存在環境風險隱患。歷史遺留硫化堿渣處置尚未完成。
問題來源:第二輪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第三十一項)
整改目標:督促企業規范化建設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貯存等污染防治設施,規范收集、貯存工業固體廢物,對封存的硫化堿渣進行無害化處置,徹底消除環境污染風險隱患。
整改時限:2023年9月20日前
責任單位:民樂縣委、縣政府
整改情況:一是督促該公司嚴格按照固廢貯存場所建設標準,拆除坍塌芒硝棚并規范重建2664平方米芒硝貯存庫一座,貯存庫內配套建設了導流溝,四周建設了防水圍堰,并采取鋪設土工布和澆筑混凝土的方式對貯存場地進行二次加厚,貯存場所“三防”措施已落實到位。二是2023年5月,該公司委托蘭州交通大學完成《歷史遺留硫化堿渣堆場環境質量調查報告》《歷史遺留硫化堿渣治理技術方案》評審工作,將廠區1座全封閉彩鋼棚作為硫化堿渣處置車間,安裝篩分、清洗、攪拌等設備;一般固廢填埋場已完成開挖,防滲等后期措施已落實。9月18日開始處置歷史遺留硫化堿渣,經取樣檢測達到填埋標準,正轉移進入填埋場。
整改結論:已完成整改
三、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第3項重點問題
問題表述:臨澤宏鑫礦產實業有限公司東小口子錳鐵礦,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沿礦體傾向推進,未形成正規作業平臺,排渣場未規范設置,棄土棄渣沿邊坡傾倒堆放,部分未進行壓實和邊坡防護,上部極為松散,出現風蝕、水土流失情況,形成不穩定斜坡,未完成恢復治理任務。
問題來源:第二輪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第三十九項)
整改目標: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要求進行治理,確保邊坡壓實穩定、防護規范到位、恢復治理到位。
整改時限:2023年9月20日前
責任單位:臨澤縣委、縣政府
整改情況:一是2023年5月,臨澤縣委托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張掖礦產勘查院,完成該公司東小口子錳鐵礦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情況的調查評估和方案制定工作。二是針對企業在后續生產過程中,邊坡和排渣場出現的動態性不規范問題,臨澤縣委托蘭州中誠信工程安全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完成《臨澤宏鑫礦產實業有限公司東小口子錳鐵礦排渣場擴容方案設計》評審,劃定排渣場擴容用地范圍。目前該公司已完成排渣場擴容和邊坡治理任務,排渣場共設三層臺階,均符合設計要求。三是按照邊開采邊治理的要求,該公司對照《東小口子錳鐵礦露天采場邊坡整治方案》,對礦坑采礦安全作業平臺開展整治,已整治形成五級平臺,第一級平臺臺階高度13米、邊坡角45度;第二、三級平臺臺階高度均為16米、邊坡角60度,第四級平臺臺階高度13米、邊坡角45度,第五級平臺臺階高度6米、邊坡角45度,各級安全作業平臺寬度均為4米,清掃平臺寬度為8米,各類參數均符合設計及整治方案要求。四是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督促企業修訂完善了《臨澤宏鑫礦產實業有限公司東小口子錳鐵礦排土場安全管理制度》《臨澤宏鑫礦產實業有限公司東小口子錳鐵礦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管理制度及措施》,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防止各類事故發生。
整改結論:已完成整改
四、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第4項重點問題
問題表述:山丹縣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場外棄土、煤矸石堆場恢復治理不到位。
問題來源:第二輪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第四十項)
整改目標:督促企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棄土、煤矸石堆場生態修復治理,全面整治排渣場存在的問題,強化日常監管,持續鞏固提升生態修復治理成果。
整改時限:2023年9月20日前
責任單位:山丹縣委、縣政府
整改情況:2023年6月,該公司在前期對棄土場和煤矸石堆場恢復治理的基礎上,委托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張掖礦產勘查院編制了《花草灘煤礦棄土場和煤矸石堆場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論證報告》,并按照論證報告結論和專家評審建議,再次采取刷坡、整平、覆土、種草等措施進行恢復治理。7月6日,該公司邀請專家對棄土場和煤矸石堆場恢復治理情況進行現場驗收,編制《花草灘煤礦棄土場和煤矸石堆場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論證項目野外驗收意見》,經專家組評審并驗收通過。為持續鞏固提升生態修復治理成效,又對部分雨水沖刷造成破壞的邊坡和裸露煤矸石進行了再次整治修復,并對播撒的草籽定期灑水灌溉。
整改結論:已完成整改
五、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第5項重點問題
問題表述:大孤山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失真,自動監測裝置形同虛設,手工記錄弄虛作假。
整改目標:加強對大孤山水電站的監督管理,督促水電站規范記錄生態下泄流量手工臺賬,確保生態流量足額下泄和依法依規運營。
整改時限:2023年9月20日前
責任單位:肅南縣委、縣政府
整改情況:一是針對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失真的問題,組織原軟件開發公司對市水生態保護監控信息平臺現有軟件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于8月17日開發完成恒值預警、日均值報表、歷史數據查詢分析、流量不足預警和流量極高預警等5個功能模塊,發現異常數據,立即預警處理,可有效防止數據長期恒值和生態流量異常問題發生。組織制定《肅南縣水電站生態基流監控平臺運行方案》,對縣域內38座建成運行水電站縣級生態基流監控平臺進行改造提升,實現對水電站生態基流下泄流量的高效集中管理。同時,建立生態流量下泄數據月報制度,進一步規范生態流量泄放管理審核流程。二是針對水電站自動監測裝置形同虛設的問題,于8月3日對大孤山水電站停產整頓10天,責令企業增加流量監測所需的水量計、水位儀、攝像頭等專業設備,實現各泄水通道視頻監控全覆蓋。大孤山水電站與成都國科自動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同,采購新的生態水流量監測設備并完成安裝和數據調試上傳,經第三方水文專家對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情況進行實地復測,符合相關要求;與中電萬維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張掖分公司簽訂維護合同,經現場調試,改造后的生態水流量監測設備數據和視頻已正常上傳至市水生態保護監控信息系統平臺和甘肅省水電站引泄水流量監管系統平臺。同時,為使該水電站原有泄放生態流量設施設計更加合理,已督促企業將生態泄流位置由排漂閘調整至泄洪閘底孔泄流,確保生態流量足額下泄。三是針對水電站手工記錄弄虛作假的問題,已由市紀委監委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相關縣區、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及責任人員依紀依規進行嚴肅問責追責。同時,督促大孤山水電站加強對企業職工培訓指導,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明確水務部門、電信部門、平臺開發單位和水電企業等參與平臺管理、運行、維護相關責任,更好發揮在線監控平臺作用。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嚴格落實巡查檢查制度,加大在線巡查和現場巡查檢查力度,確保各水電站生態基流正常足量下泄、臺賬記錄規范準確。
整改結論:已完成整改
以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示,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或電話形式,向張掖市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反饋。郵寄的以郵戳為準,直接送達的以送達日期為準。
公示時間:2023年11月7日至2023年11月20日,共10個工作日。
受理部門:張掖市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聯系電話:0936-8273912
聯系地址:張掖市甘州區東北郊新區盛和路6號張掖市生態環境局411辦公室
張掖市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
整改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2023年11月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